轉眼間,2025年已過大半,收獲的秋季即將來臨。專家委在多地調研中深刻感受到,當前經濟環境之下,各行各業普遍承壓,鋼管行業亦不例外。
縱觀國內鋼管行業,今年最顯著的市場運營特點是供需錯配,行業良性發展的趨勢是產能治理“整合重組”,最新的“走出去”的動作是海外建廠,把工廠建在市場邊上,跳過貿易壁壘,直供終端需求。
行業已呈現出清晰的三層格局:
第一層面是頭部企業,持續發揮行業引領作用。焊管領域友發鋼管,邁科管業;特鋼板塊中信特鋼,不銹鋼管行業青山集團正邁向全球龍頭,久立、寶銀、上上、德威等公司在細分市場占據領先地位。未來二年,磐金鋼管,寶鋼鋼管的無縫鋼管業務有望成為行業標桿。
第二層面是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。它們憑借differentiation產品、技術優勢及企業家精神,主要分布于長三角等產業鏈完備、經濟活力強的區域,發展相對穩健。如無錫德新鋼管,常熟常峰鋼管和寶豐鋼管。
最艱難的是第三層面企業——產品同質化高、毛利率極低,在激烈價格競爭中艱難求生。這類企業數量眾多,轉型壓力巨大,老孫很同情這類企業。
綜合來看,鋼管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優化,從國內發展轉向全球布局的戰略高地,強者恒強、優勝劣汰的趨勢愈發明顯。唯有把握技術升級與市場細分,才能在變革中贏得立足之地。
